路徑 : 服務介紹 > 最新消息
![]() |
2025-09-25 00:28 聯合報/ 記者 王燕華、張策、翁至成、林佳彣、李承穎/連線報導 |
![]() | |
自己家鄉自己救 花蓮光復鄉Fata’an部落青年阿美族人自組救援小隊,連夜挖除泥沙,援救受困族人。有人一晚就背了八個人。圖/戴柏軍提供 | |
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,如海嘯般的洪水衝入光復鄉,家園過了一夜如「末日場景」,有災民直言一輩子都沒看過這種景象,還有人邊挖淤泥邊氣憤地說,堰塞湖出問題,政府開會都沒有用,「這是人禍,要請求國家賠償」。 兩波洪水沖入光復鄉災區,許多災民躲在二樓才逃過一劫,遭洪水圍困一夜,又飢又渴又累,天空不時下起間歇性豪雨,街道上滿是廿、卅公分高的厚重泥漿。 光復的街道上瀰漫著濕泥與腐敗氣味,四處可看到車輛堆疊在一起,還有大型貨櫃被洪水推倒壓毀其他車輛,家戶一樓都受洪水衝擊,有的連門都打不開,家中冰箱、沙發等家具全毀。 災區氛圍緊繃,昨天上午約十一時又傳出有潰堤、溢流風險,消防、軍警廣播告警後,住戶放下鐵鏟大叫「趕快來我家」、「又有一波要來了,十分鐘後水就來了」,所幸是虛驚一場。 一名七十五歲老翁表示,在光復住了一輩子,這次災情前所未見,「水是直接灌進來,非常恐怖」,門外的淤泥十分厚重,門打不開,他女兒跟外孫仍受困在家,只好用繩索攀降方式送進物資。 住在佛祖街的林姓婦人回憶,事發時正在客廳看電視,突然發現水湧入屋內,打開窗戶一看,整條街道已成汪洋,「水急速灌入,只能趕快逃到樓上」。 黑暗中仍有光明,三、四十位北漂的在地青年緊急返鄉,自發組成部落救援小隊,賣力清除淤泥、背負受困長輩到收容所,他們有人一晚就背了八個人,小隊共送出五十名長者到收容所休息。 「與其等待別人來救,不如我們自己救」,小隊成員戴柏軍說,這些長者很多從小看著他們長大,忙了一整夜,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把人都平安救出來。 人在外地的林小姐得知故鄉因洪水被淹沒,家人只能爬上屋頂等待救援,其中還有癱瘓且有氣切的爸爸,自己只能打電話和透過社群向外界求援,所幸最後家人平安獲救。她說,深深感受到台灣社會滿滿的溫暖與力量,謝謝外界的關心與協助。 |